当前位置>首页>市场监管>南召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南召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时间:2025-07-10 10:27:32


商都网市场监管专栏:(徐起升 王雅琪)今年以来,南召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包容审慎监管的决策部署,以“四张清单”为抓手,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执法流程,切实做到“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精准施策,构建包容审慎监管体系
南召县市场监管局严格对照国家局、省局“四张清单”要求,明确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予行政强制的具体情形及适用条件。
(一)严格落实“首违不罚”,给予企业容错空间
对于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市场主体,依法免于处罚。例如,某乡镇超市被发现食品标签存在不规范问题,如部分配料标注顺序有误。经执法人员调查,该超市是首次出现此类问题,且不涉及食品安全等严重危害后果。同时,企业在发现问题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所有库存产品的标签进行整改,并承诺今后加强对标签规范的学习和审核。南召县市场监管局依据“首违不罚”规定,对该企业免予罚款处罚,仅给予责令整改和行政指导。这一举措不仅让企业避免了经济损失,也让企业深刻认识到自身问题,增强了合规经营意识。
(二)推行从轻、减轻处罚,鼓励企业纠错
对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配合调查有立功表现的,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某药品销售企业因未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被立案调查。在执法人员调查过程中,该企业不仅积极配合,而且第一时间下架了相关产品。南召县市场监管局综合考虑企业的配合态度,依据清单规定,对该企业作出了从轻处罚的决定,罚款金额较法定标准降低了50%。这一处罚决定既起到了惩戒作用,又体现了对企业积极纠错行为的鼓励,促使企业更加主动地规范经营行为。
(三)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柔性执法水平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县局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执法人员系统学习清单内容,强化柔性执法理念。一方面,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对“四张清单”的具体条款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典型案例,让执法人员准确把握适用条件和执法尺度。另一方面,组织案例研讨活动,定期选取实际执法中的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分享经验和做法,提高执法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这些培训和研讨活动,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柔性执法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融入非强制性手段,引导企业自觉合规
南召县市场监管局建立“执法+服务”双轨机制,将行政建议、行政约谈等非强制性手段融入日常监管,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合规经营。在对某电商平台的监管中,执法人员发现平台上存在部分商家证照已过期未更新的情况。县局首先对该电商平台负责人进行行政约谈,指出平台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问题,要求其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管理。同时,向平台提出行政建议,如建立商家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商家信息的审核等。电商平台积极采纳建议,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有效减少了平台商家证照过期的行为。通过这种非强制性手段,既达到了规范市场秩序的目的,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创新“学法考法免罚”模式
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构建信用修复“缓冲”、“容错”机制,南召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年报逾期“学法考法免罚”新模式。对于逾期年报且在逾期30日内补报年报的市场主体,可以选择通过学习《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并通过考试来免于行政处罚。自2023年8月该模式推行以来,已有百余家市场主体通过学法考法免于行政处罚。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市场主体学习法律法规、提升守法意识,还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实现了执法和普法的有机融合。
二、深化认识,彰显包容审慎监管价值
包容审慎监管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四张清单”,南召县市场监管局实现了“三个转变”:从“以罚代管”向“教育引导”转变,从“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单一执法”向“多元共治”转变。对市场主体而言,包容审慎监管为其提供了“容错空间”,有助于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创新发展,更提升了监管部门的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南召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完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数字化监管手段应用,推动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南召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豫健康1